网剧《太子妃升职记》遭封杀,的确有些可惜

网剧《太子妃升职记》遭封杀,的确有些可惜

在网络文学改编成网剧的过程中,仅仅依靠忠实或者脱离原著是无法满足不断提升的大众审美需求的,还需要“推陈出新”。以网络文学作品的情节故事为底本,增加吸引眼球的影视表现是对文学的影像化。网络文学和网剧虽说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其带给受众的感受还是不一样的。网络文学中的人物形象、所处场景、动作形式、说话声音等,读者都可以通过文字描述自行想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的细节理解都是不同的。而网剧是具象的、立体化的,直观呈现在观众面前。

网剧《太子妃升职记》遭封杀,的确有些可惜

将网络文学改编成影视作品,是文学作品的影像化,是导演将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用画面和声音进行重新定义和润色的过程。因此,以怎样的影像化方式来呈现显得尤为重要。《太子妃升职记》中为了达到改编者预设的效果,主要从服装、选角、画面等角度对文学情节进行改编和创新。《太子妃升职记》剧中雷点和槽点都经过精心设计,剧本花了很大心思,所有的包袱、吐槽点、情节设置、每场戏的衔接和笑点的铺陈都下了功夫。这部网剧从开播就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觉,从剧情设置到服装造型定妆,都打破了传统的古装模式,另辟蹊径,使人耳目一新。

网剧《太子妃升职记》遭封杀,的确有些可惜

服装雷人程度自不必说,在古代服饰基础上引入英伦元素,根据世界服装品牌的灵感、元素进行设计,例如剧中太子妃的雪纺装和太子的盔甲装。太子的锦鲤长袍象征皇权、地位;太子出场时的短寸、耳钉造型源于2015年欧洲流行的款式;而演员后边背的“架子”则是按照英国某设计师的一款走秀服装进行设计的。这些新潮的造型在观众没有观看之前,必定是没有想到的。读者在阅读原著时一般都会联想到经典的古风造型。这种视觉想象中的差距给受众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网剧《太子妃升职记》遭封杀,的确有些可惜

除了雷人的造型以外,这部剧还有一大特征,就是美。不可否认的是,如今年轻受众往往将颜值、美感的追求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演员美、画风美、配乐美、配音精良这些细节,也成了此剧被评为“穷也穷得有姿态”的诚意之作的主要原因。摄影出身的导演对于画面构图、色调的把控,对场景、服装、道具的设计,都亲自操刀监工;而选角的标准,则被网友戏称为“主要是看脸”;配乐更是邀请专业音乐人王可原创了一整套针对不同角色和情节的原声带作品;甚至剧中那时刻都存在着的唯美“风感”,也出自导演亲手操作的一台漏电的破鼓风机。

网剧《太子妃升职记》遭封杀,的确有些可惜

剧中高饱和度的色彩虽然让网友吐槽“亮瞎眼”,但都承认配色非常美其实这里面导演也很是花了一番心思,侣皓吉吉曾对“澎湃新闻”表示:“过去大家可能看惯了以前传统的宫廷戏金色或大红的基调,我为这部剧寻找颜色的时候,则参考了时下最流行的颜色,比如兴圣宫的孔雀蓝其实是效仿了Tiffany蓝。”这些具象的“美”,也正是这部低成本网络剧能以小博大的重要原因。它成功地将文学作品影视化,满足了年轻草根阶层关于“美”的共鸣。

网剧《太子妃升职记》遭封杀,的确有些可惜

其中在演员的选择上,该剧并无一线明星,演员的资历不高。也正因如此,剧组在选择演员时有很大的余地,选择范围比较广,这也给剧务创作人员留下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该剧选用的演员虽然不是一线明星大腕,但是无论是从颜值还是演技上都毫不逊色。该剧的女主风情万种,毫不做作地在男女主性格特征上自如转换。并且,就连被网友戏称为“磕瓜子四人组”的后宫妃子都让人眼前一亮。网剧的高颜值和主要演员都比较出色的演技无疑是这部部完美地呈现,吸引了众多观众。

网剧《太子妃升职记》遭封杀,的确有些可惜

有网友认为:“这几年有很多好看的正剧,投入了大量的时间、金钱让人叫好,但偶尔出现这种不费脑子的魔性剧也挺让人乐呵呵的。主要是剧组虽然穷得破罐子破摔,但是新鲜人的颜值和演技,也比起那些看腻了的小花小鲜肉和一本正经的烂剧和烂片好多了。”

网剧《太子妃升职记》遭封杀,的确有些可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萌头条 » 网剧《太子妃升职记》遭封杀,的确有些可惜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